上肢骨折后饮食及功能锻炼
来源:骨伤科四肢病区
|
|
一、饮食指导 (1)骨折早期(骨折后1~2周):饮食原则上以清淡为主,如蔬菜、蛋类、豆制品、水果、鱼汤、瘦肉等,忌食酸辣、燥热、油腻,尤不可过早施以滋补之品,如骨头汤、肥鸡、炖水鱼等,否则淤血积滞,难以消散,必致拖延病程,使骨痂生成迟缓,影响日后关节功能的恢复。在此阶段,食疗饮食宜活血化瘀、清淡易消化之品,如田七瘦肉汤、鱼片汤、金针木耳汤,多吃新鲜蔬菜、水果。对于热象的人宜凉血清热的食物,如莲藕汤、马蹄水、苦瓜排骨汤。 (2)骨折中期(骨折后3~4周):饮食上由清淡转为适当的高营养补充,以满足骨痂生长的需要,可在初期的食谱上加以骨头汤、动物肝脏、田七煲鸡之类,以补给更多的维生素A、D,钙及蛋白质。食疗饮食宜补气和血、接骨续筋之品,如猪脚筋汤、北芪乌鸡汤、桂圆红枣鹌鹑汤等。 (3)骨折后期(骨折4周以上):饮食可以解除禁忌,饮食宜补益肝肾、强壮筋骨之品,如杜仲、兔肉、枸杞子煲乌鸡等,鹿筋花生汤、杜仲牛膝猪骨汤、冬虫草炖瘦肉。
二、功能锻炼指导 骨折后有效的功能锻炼可以促进气血运行,防止患肢肿胀,避免肩关节僵硬。进行功能锻炼时,患肢应始终保持功能位。夹板固定者,布带的松紧度以上下能活动1cm为宜,过紧则影响患肢的血循环,过松则起不到应有的固定作用。 (1)骨折早期(整复固定1~2周):伤后即可作肌肉收缩方面的锻炼,即开始手部的主动握拳练习及腕关节屈伸活动,每日至少三次,每次至少100次以上,如“抓空增力”、“左右侧屈”、“掌屈背伸”、“托手屈肘”、“肘部伸屈(图1)”。并配合予以手指、手腕予轻柔的抚摸或按压、推压消肿,以促进患肢肿胀消退。卧床时可行三点支撑法下抬臀练习,达每日60次左右,以预防褥疮的发生并活动下肢。 康复期间经常接受理疗是很有帮助的,有条件的可以在理疗师指导下,进行红外线、短波、电疗、热疗、封包等治疗,对改善骨折周围软组织的血液循环都有一定好处。若无理疗条件,可每日在家中用热毛巾敷上臂1-3次,每次30分钟,晚上睡前泡个热水澡,也可收到不错的效果。
|
|
【返回】 | |
上一条:骨折病人饮食调养 |
|